机械工程学院开展“以青春为铸牢民族共同体挺膺担当”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者:钱轶发布时间:2025-07-04浏览次数:15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机械工程学院团委组织开展“以青春为铸牢民族共同体挺膺担当”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走、听、学、记”的方式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开展“三个一”工程项目,学深悟透“金教材”,让机械学子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忠实践行者。

7月2日,实践团成员走进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依次观摩并认真聆听了讲解员关于大运河沿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渊源的生动讲解。通过明代扬州卫所多民族戍边的场景复原,大家深切感受到了各民族共同守卫边疆的团结互助精神;借助元代《至顺镇江志》中的“百业共生”档案,领略了大运河沿岸各民族经济文化的繁荣与相互交流的盛景;在观赏镌刻有三族文字的金代天德铜钟时,更是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融合共生与传承发展的深厚底蕴,见证了大运河文化带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7月3日,机械工程学院与佘村社区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社区中心举行。佘村团支部书记王亦天、机械工程学院师生实践团参加了活动。下午,社区人员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红石榴家园”,该地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内设“三馆、三区、一长廊”,即:红石榴主题馆、特色专题馆、温馨一刻生活馆,多功能活动区、社会组织服务区、温暖时光阅读区和法治教育长廊,以党建为引领,与全要素网格化相衔接,打造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家园。团队成员在参观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在展馆还是社区活动中心,与少数民族有关的图文展板、日常用具和带有浓郁民族风格的装饰品处处可见,通过打造身临其境之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全面、完整、准确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引导青少年在“有形、有感、有效”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团成员为江宁区佘村的青少年开展民族团结主题宣讲活动,团队成员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族团结为切入点,通过提问民族知识、观看民族团结视频、讲述促进民族团结人物故事等方式进行宣讲,同学们聚精会神、认真聆听并展开了热烈讨论。

课堂结束后,团队通过“石榴籽彩泥贴画”主题实践活动来让孩子们体会到民族团结的美好。在志愿者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小朋友们化身小小艺术家,指尖翻飞间,红色彩泥经揉、捏、压、贴,蜕变成一颗颗晶莹饱满的“石榴籽”。稚嫩小手将这些“石榴籽”精心拼贴,绘就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石榴图画,每一抹色彩都诉说着团结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未来,机械工程学院“匠心筑梦”民族团结实践团将会继续宣传好民族团结故事,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参观红石榴家园场景

宣讲活动场景


供稿:机械工程学院图/陆婷婷文/陆婷婷编辑/李韬校对/审核/刘英慧、赵颖

返回原图
/